“陶园花开,冬去春来”《行知朗读者》第46期 “以声传情·我们在一起”特辑(五)

武汉市育才行知小学 2020-04-10
来自栏目
行知朗读者
”以声传情·我们在一起“特辑(五)
00:00

领读者:杨静宜

4月8日,武汉全面复苏,城市亮起来了,车辆动起来了,热干面终于站起来了!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抗疫的道路越走越明朗。亲爱的同学们,虽然复学还需要一段等待的时间,但我们依旧可以在云端相遇、分享抗疫期间的思考和感动。

在这场特殊的战疫中,有太多感人的故事:二(9)中队童凯隆爸爸本是一名金融业工作者,2月21日主动加入社区志愿者行列,两个多月来协助运送和发放物资;

四(2)中队冯皓泽妈妈是一线医护工作者,就像皓泽作文里写得那样“妈妈很辛苦,每天在生死线上拼搏,总是一个白班接着一个白班,一个夜班接着一个夜班”;

六(1)中队陈昊华给警察妈妈写的信感人肺腑,面对镜头他用武汉话说出了对妈妈深深的想念;一(5)中队王瑞琦也特别棒,跟着志愿者爸爸送别援助武汉的医护天使,用图画表达了感谢。

还有一些同学虽宅在家里,仍然自律、自信、自强,争当最美抗疫少年。今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温馨提醒,本期朗读者还有彩蛋呢:所有的背景音乐都是由朗读者自己弹奏或寻找的配乐,值得期待!最后还有来自各中队的心愿秀,别忘了点开链接,为抗疫美少年点赞。

朗读者:杨一诺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所有人措手不及,“宅家”成了我们生活的代名词。老师为了使我们能“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变成了“行知主播”。而我作为科学社团的一份子,很幸运地被科学杨老师选为小助手,为同学们录制科学课堂视频课。科学,是我十分喜欢的一门学课。我喜欢它不仅是因为帅羊羊老师讲课风趣、幽默,更重要的是科学无时无刻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小到一滴水,大到一个地球,它们都蕴含着科学。因为祖国强大的医疗科技,才帮助咱们武汉逐渐打败病毒小怪物的。

说起我的第一次科学视频录制,让我瞬间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实验准备的过程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认真学习、思考的过程。例如:当玻璃杯装满水时,水杯为什么就会变得像凸透镜一样;一张纸搭的拱形桥,为何手机压不塌等等。带着这些问题,妈妈配合我一遍一遍地录制视频,寻找答案。这期间失败过很多次,不是动作不到位,就是实验失败了。好在我还比较专注,武汉话叫做“耐得烦”。我会反复地操作练习,直到实验成功。最后和妈妈一起学习如何后期制作、剪辑、录音、配乐.....哈哈,我get了好多新的技能。在录制过程中,帅羊杨老师会告诉我最科学的操作方法和满满的鼓励。

杨老师总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一点,我和“师父”配合特别默契。每当看到我的科学小视频被同学们观看学习,那一刻,我就特有成就感,比在家吃到大餐还兴奋!爸爸对我说,这场疫情看似危机,实际上也是我们成长中的机遇与挑战。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线学习将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学习方式。这场新型线上学习中,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可贵的学习能力和自律的好习惯。

朗读者:陈星泽

大家还记得这张火遍朋友圈的海报吗?在浅蓝色的病房内,热干面睡在病床上,戴着口罩,流着眼泪。但病房的玻璃外,有一群全国各种代表小吃在为热干面加油。这张海报温暖了我们,驰援武汉的全国各地的医护英雄也温暖了我们。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带着我们走出了黑暗。

这段时间,我在家,不能出门。但我并没有浪费光阴,而是努力做好自己,才是对英雄们最好的致敬。我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并且在课余时间跟着妈妈学习厨艺。让自己的身体棒棒的。钢琴和毛笔字也是我每天的必修课,优美的音乐旋律让我放松,古代书法家让我佩服。我还有了新偶像呢——那就是钟南山爷爷。我也想成为他那样的人。有知识、有力量、有能力帮助这么多的人。

前几天,我看到另一张插画,特别感动——画中的热干面戴着口罩透过开满樱花的窗户,开心地给窗外的全国小吃打招呼。武汉即将重启,热干面醒了、樱花开了、我们复学的脚步也近了。最后冲刺的时间,我们继续坚持宅在家中,勤洗手、多消毒,一定能迎来最后的胜利!

朗读者:倪可儿

我是朗读者倪可儿,也是行知中医课堂里的小可老师。我对中医最早的印象,来自于奶奶奶。小时候,奶奶总是通过给我按摩脊柱让我好好午睡,印象中这个方法还是挺有效的,不过那个时候对中医是一无所知的。那天得知我能成为学校魏老师的第一位“中医小徒弟”,我特别高兴又忐忑。魏老师会跟我视频连线,然后反复教我动作要领以及录制时要注意的。虽然每次录制出的成果时间不过两三分钟,但是我却要反复练习两三天。

刚开始做动作的时候我可是“摔了很多跟头”。有时候按摩的动作太快,有时候拍摄得不够清晰,甚至还出现了中医里的小错误。还记得那次我拍子喊到一半,却忍不出“扑”的一声笑场。录制了好几遍的视频都不过关,让我感到十分沮丧。好在妈妈和老师一直鼓励我,为我加油。于是我又继续练习,更加努力的重复做着按摩动作,一遍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打磨。

除了动作的规范性,我也努力变得自信。声音活泼了,动作自然了,总算开始“入门”了——我知道通过手部按摩可以帮助“五脏六腑”的正常运行,保健身体。今后我会继续走近中医,宣传中医,“学中医,懂自护,我们都能行!”

朗读者:李绪烨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许多素不相识的医护人员们逆行而上,坚守在一线拯救病人,为我们这座城、为武汉人拼了命。我深深地被他们的故事打动,3月20日,我报名参加了江岸区手写感谢信感恩最美逆行者——安徽省支援湖北第七批医疗队活动,用文字向援鄂的每一位医护人员真诚地表达我内心的感谢与敬佩。他们每天悉心治疗病人,辛劳地工作,但却从不退缩,从不喊苦,可患者治愈出院,挥手告别时却没忍住眼泪,虽然我不认识他们,但知道他们拥有一颗坚强却又柔软的心。


他们每天穿着防护服又闷又热,像在蒸笼里一样,我多希望防护服里有个小电扇,可以让他们更加舒适、方便的工作。脱去防护服后,他们的脸上出现深深的压痕,那是长时间佩戴口罩和护目镜留下的印记,在我看来这些印记是最美的妆容,是他们在这场抗疫战斗中的勋章。这些医护人员们像一道铜墙铁壁,为我们挡住疫情,消除我们的恐惧;似一把利剑,与病毒斗争,给我们必胜信心;似一支笔,书写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甘于奉献的精神。在他们身上,我也明白了拥有超能力的英雄只是想象,每一个敢于挺身而出,为他人为国家尽己所能的平凡人才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美好的春天终会到来。

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自己能变得更加强大,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勇敢地面对,还要有更大的能力与勇气去担当责任,和这些逆行而来的白衣天使一样为更多人带去快乐幸福。

整整76天,武汉按下暂停键的日子漫长又短暂。熟悉的街景变得陌生,近在咫尺的校园却无法踏进。我们都经历了锥心、苦闷和痛哭的过程,可是坚强的武汉人也始终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没有人生来英勇,但武汉伢面对疫情,选择做自己的英雄。

最后怎么能忘了奉上彩蛋呢?点击下方链接,有惊喜哦!

行知朗读者彩蛋:参与即成长,酸甜都有味!

心愿墙

PS:大家的小心愿我们都已经收到啦,再相见的那一天我们一起点亮一个一个心愿吧!4月的行知校园到处都是绿意和生机,虽然“解防”的日子还没到来,但我们会继续宅在家里用心等待,长大了的我和长大了的你,在行知雕塑前久别重逢的那一天。

参与即成长,酸甜都有味。

朗读:杨静宜  郑   敏   杨一诺  陈星泽 倪可儿  李绪烨
配乐:李绪烨  黑管演奏《春之歌》

           陈星泽  钢琴演奏《我的太阳》
组稿:杨静宜  郑   敏   全体班主任老师
编辑:范    然  李   丽

审核:陈冬力


阅读 1903
点赞 0
写留言

“陶园花开,冬去春来”《行知朗读者》第46期 “以声传情·我们在一起”特辑(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