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朗读者》【第26期】 看见大自然,让生命更美好!——《一本会开花的书》

武汉市育才行知小学 2019-01-10
来自栏目
行知朗读者
《一本会开花的书》特辑
00:00

朗读者简介

郑    鹏   武汉市育才行知小学科学教师

杨麒玄 《一本会开花的书》小作者之一

游宏铭 《一本会开花的书》小作者之一

罗安桐 《一本会开花的书》小作者之一

魏治如 《一本会开花的书》小作者之一

刘佳仪 《一本会开花的书》小作者之一

况馨媛 《一本会开花的书》小作者之一

邓昕宇 《一本会开花的书》小作者之一

万旭桐 《一本会开花的书》小作者之一

刘宸珲 《一本会开花的书》小作者之一

常宇航 《一本会开花的书》小作者之一

朗读者:郑鹏老师

大自然是什么?是时光的藤蔓一年又一年,攀爬向前,孩子们却始终记得那颗仲夏的种子和春天开好的花。自然是躺在地上的巨幕,孩子们从中发现斑斓色彩的独特叙事方法。自然是大人早忘了季节细腻的美好,孩子们却已经把点点滴滴放进了隽永的自然笔记,看见大自然,让生命始终美好。 

 大家好,我是本期朗读者郑鹏老师,大家还记得行知朗读者第13期杨静宜老师带领的植物导师学员们推荐的一本好书《一本会发芽的书》吗?

在这个冬天里,它已开出了最氤氲的花朵,姊妹篇《一本会开花的书》将给你独有的美好和感动。

今天,我也特别邀请了10位行知少年与我一起分享这本书,《一本会开花的书》它是公园大课堂植物导师课第三季的毕业成果,是由41名热爱大自然的学员和导师们历时八个月完成,从春到冬,贯穿四季。其中有10名小作者来自我们育才行知。

朗读者:刘宸珲

大家好,我是本书的作者之一五(1)班的刘宸珲。翻开这本书会看到我们智慧的结晶——丰富的插图,新鲜的想法以及点点滴滴真诚的感悟,它真实地记录了我们体验大自然的过程,记录我们与大自然的故事。它并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一本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宝库。

朗读者:郑鹏老师

对于孩子来说,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师。自然笔记是用书写和绘画的方式,给大自然书写日记。在记录中感受大自然中的生命,在记录中把自我融入自然万物。自然笔记更是一种与生命和谐的生活方式,是与大自然连接的一条路径。下面我们一起跟着小作者们学习如何做好自然笔记吧!

罗安桐

为什么鼓励小朋友做自然笔记?

和大自然对话,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增进对大自然母亲的了解。自然笔记让我们走进属于自己的地方和风景,让我们和自然连接起来。与世界建立健康的关系。当孩子与自然紧密连接时,就能在体验自然、理解自然中,以慈悲心来面对自然。

创作自然笔记时全身心投入的忘我状态,是一种心里空空的感觉,让我们得以释放压力,走向安宁。

魏治如


邓昕宇

那做自然笔记需要哪些准备呢?

简单版要准备纸或者有硬壳的本子;铅笔或者水性笔;橡皮;蜡笔和彩铅,或用水彩上色。进阶版要准备卷尺或者短的直尺用来测量;

放大镜用来观察植物细微的部分;相机用来拍摄快速移动的生物;

夜晚观察的话带上手电筒;要观察鸟的话最好备上一个望远镜。

况馨媛

刘佳仪

那自然笔记要记录什么内容呢?

笔记是由文字和图画两个部分组成的。

万旭桐

文字部分记录时间、地点、天气状况以及心里的感受,聆听到的声音,闻到的气味,触摸时的感觉。图画部分:忠实画出我们所看到的就可以啦。

万旭桐

刘宸珲

做自然笔记难吗?

如果不太会画画,可先以文字为主,记录所观所感。如果想要尝试画画,可先从简单勾勒眼前的全景做起。之后是更细致的观察和记录。不过也不难,你可以从日常开始:记录养的植物,或者买的果蔬;也可以记录校园中的树木、小猫等。随着观察能力和自然知识的提升,可记录自然物种的特点,以动植物的关系等。

游宏铭

朗读者:邓昕宇

大家好,我是本期朗读者邓昕宇。每一节植物导师课我都非常的珍惜,它让我明白“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虽然这一期的学习结束了,但是探索大自然的脚步不会停歇。

朗读者:刘佳仪

大家好,我是本期朗读者刘佳仪。通过这次的植物研学,我与植物不再陌生。因为有了植物,我们的城市变得五彩斑斓。在此我呼吁大家,植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

朗读者:刘宸珲

大家好,我是本期朗读者刘宸珲。刚开始,我被这些充满生机的植物所深深吸引,我便带着一颗探究之心走进大自然。感悟到植物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有生命的!需要精心的呵护,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保护大自然,保护身边的绿色。正如这本书中所描绘的一样,只有我们亲身在大自然中了解植物,才会爱上植物,保护植物,它才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朗读者:杨麒玄

大家好,我是本期朗读者杨麒玄。植物导师课是一种很好的自然课,实现了人与自然的近距离互动,我喜欢植物导师课这种亲近大自然的全新的上课方式。

老师不会因为我们突然冒出的问题与课题无关生气,也不会因为我们偶尔被小昆虫或植物吸引跑开而发火,反而还会耐心地为我们讲解,甚至还鼓励我们用眼睛去细致地观察,用耳朵去倾听昆虫或鸟儿的鸣叫,用鼻子去闻花、叶子或书皮的味道,用手去摸植物有没有绒毛、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甚至鼓励我们去品尝可以吃的植物,以及自己动手种植。

朗读者:罗安桐

 大家好,我是本期朗读者罗安桐。龙应台曾说过“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现在,我们真应该脱离城市的喧嚣,探索这种秘的大自然了。我期待着更多“小小植物学家”们与神秘的植物世界碰撞出绚丽的火花!  

朗读者:可可老师

“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课堂”,孩子们说的多么的好啊。让孩子们看到自然之美,在课本上课堂上很难实现的。再优美的诗句,不如俯身闻那一缕清香,再动人的话语,不如轻抚那一朵芳兰。

自然教育的意义,不仅是培养青少年对自然与科学的兴趣,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储备科学人才,更重要的可能还在于陶冶人的情操。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培养人文主义情怀,让人们从自然中体会生命的价值,以及不同个体之间的合作精神。对孩子来说与自然共同成长,才是最好的教育。

作为行知人,我们应该把对大自然的爱变成理念,变成行动。让我们一起亲近自然,爱上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结束语      

 是啊!正如可可老师说的那样,与自然共同成长才是最好的教育。希望本期的朗读者能让更多的行知少年爱上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感谢积极参与第三季植物导师课的同学们,我们还要感谢美丽的植物导师可可老师,感谢为我们留下精彩瞬间的铭妈!最后,谢谢大家的聆听,更多精彩内容,下期《行知朗读者》我们再会。

 大自然是什么?大自然是最棒的老师,是最好的朋友,是最富有的宝库,发现大自然,永无止境。




文字:郑鹏 杨麒玄 游宏铭 罗安桐 魏治如 

            刘佳仪  况馨媛 邓昕宇 万旭桐 刘宸珲

图片:游宏铭妈妈 可可老师

指导:杨静宜

审核:陈冬力

编辑:李丽


阅读 3205
点赞 0
写留言

《行知朗读者》【第26期】 看见大自然,让生命更美好!——《一本会开花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