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花开,春风依旧。为了加快青年数学教师的成长,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2023年4月27日上午,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附属学校副校长周良军老师和教导主任魏瑞燕老师的统筹安排下,低数组的教师们以“以问促学,以生为本,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为主题,开展了洪山区东片学区“四同”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洪山区东片学区李桂玲教研员莅临指导,东片兄弟学校的老师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附属学校全体数学老师参与。
此次“四同”主题教研活动的主要讲授人是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附属学校的陈向莲和冯奥博两位老师。
第一节课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附属学校的陈向莲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陈老师通过记忆数字的游戏唤醒学生对规律的认知,由此揭示课题,进而让孩子们对课题进行质疑,激发学生对课题的求知欲。探索环节由小华哥哥带同学参观联欢会会场,通过参观活动发现和探索小旗、花朵的规律,学生通过找、圈、说等方式加深了对找规律的认知。练习环节,陈老师让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中感受规律,自己创造规律,欣赏、发现生活中的规律,使学生们充分了解到规律在生活中的普遍性,提高了大家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第二节课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附属学校冯奥博老师讲授的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一课。
冯老师通过有趣的抱团游戏引入,让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描述游戏过程,既复习了平均分的知识,又引出了余数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余数的含义,冯老师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草莓,通过边摆边说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真实感受到平均分物体时余数的客观性和价值。练习环节,让学生通过圈一圈、填一填、说一说这些方法,也对余数的除法具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课后两位老师分别分享了各自的设计理念及对本节课课后的反思。之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附属学校低数组的段亚清老师对陈向莲老师的课进行了简要的评价,段亚清老师认为陈向莲老师的课很好的体现了本节课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更好的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高数组的吴菊花老师也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简要的评价,吴菊花老师认为冯奥博老师的游戏引入非常有意思,紧扣主题,但是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重点强调包含除法的意义,如:7里面有3个2这类形式的表达。其他兄弟学校的老师普遍认为今天的两节课的教学设计很有逻辑性,结构安排合理,流程清晰。
最后区教研员李桂玲老师做总结性发言,她表示今天两位老师的课都是通过趣味性游戏引入,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产生新旧知识的冲突,由此产生质疑,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力,紧扣了今天“以问促学,以生为本”的主题,其次两位老师都抓住了提问的时机,点燃了学生思考的火花。另外,李老师表示,陈向莲老师的《找规律》一课还可以步伐迈的更大一点,让学生充分的表达;冯奥博老师的《有余数的除法》一课可以再思考一下新教材为什么要换成小棒,是为了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最后李老师表示,要立足新课标,带着大单元思想去合理设计教学,练习的设计要立足于“双减”政策,合理分层、分类,同时注重跨学科融合的教学。
本次教研活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附属学校周良军校长全程参加并做总结,在这个月季花开最美的季节,特别欢迎片区的各位老师来参加此次活动。今天老学校,老课,老朋友,我们一起去创造教研教改的新高度!希望片区的新朋友多来,多交流,多指导,在李桂玲老师的指导下,把低年级的数学教研活动带到一个新高度!
聚散会有时,今天的教研活动,来参加的各位老师都将带着满满收获继续践行自己的数学教学之路,我们坚信,不忘初心,定能扬帆远航!
撰稿|周珺仪
编辑|潘明望
审核|周良军
怡情启智 崇真尚美
【洪山区东片学区·四同教研】之十二“以问促学,以生为本,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 ——东片学区低数组“四同”主题教研活动